<sub id="mp7aj"></sub>

  • 
    
    1. <code id="mp7aj"></code>
      <b id="mp7aj"></b>

      1. <u id="mp7aj"></u>

      2. 新聞中心

        露從今夜白 秋向此時分

        露從今夜白 秋向此時分

        老話講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,此時我國盛行冬季風,多吹偏北風,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,同時,太陽直射位置南移,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,日照強度減弱,造成南北地區氣溫加速回落。秋風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,當冷空氣遇到長江中下游的暖濕空氣后,西南華南華西地區很容易形成暴雨或低溫連綿陰雨。

        白露后,天高云淡、氣爽風涼,晝夜溫差較大,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,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。“白露”代表著暑熱的結束,萬物隨寒氣增長,逐漸蕭落、成熟。而在季節轉化過程中,豐收的秋季帶給了人們與健康有關的食物以及民俗。自古以來,白露節氣是民間預測年景、旱澇、冷暖的重要窗口,那么,白露當日刮風下雨是喜還是愁?看看農諺是怎么說的。

        1、白露日落雨,到一處壞一處

        這句農諺意思是,如果白露日當天下雨,預兆接下來雨水偏多,雨水所到之處,帶來的是不好的結果。

        2、白露日西北風,十個鈴子九個空

        這句農諺意思是,如果進入白露節氣當天,刮起西北方(有些地方刮東北風),十個棉鈴有九個是空的,預兆棉花可能歉收。

        3、白露晴有米無倉盛,白露雨有谷無好米

        這句農諺意思是,如果白露當日是晴天,預兆糧食將豐收,糧食高產到家里的糧倉都裝不下;如果白露當日下雨,預兆糧食可能歉收,即便收獲了質量也不高。

        民間相信,白露當日宜晴空萬里,忌刮風下雨,否則年景不好、莊稼歉收。老輩人的這種觀點,其科學依據和底層邏輯在于:白露節令前后,正是我國多地的農忙時節,既有糧食成熟收割,也有秋冬作物搶時播種,可謂是機不可失。

        白露三候:鴻雁來,玄鳥歸,群鳥養羞。

        鳥兒對氣候極為敏感,他們是節氣的信使,而白露三候均是關于鳥類,也表明此時是鳥類活動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節點。一候鴻雁來,鴻雁二月北飛,八月南飛;二候玄鳥歸,玄鳥即燕子,燕子是南方之鳥,春分而來,秋分而歸,是極其守信的鳥類;三候群鳥養羞,,就是我們熟悉的珍饈佳肴字,即美食。此時秋氣肅殺,群鳥紛紛儲存糧食,以備過冬之用。

        古人將天地萬物作為老師,向它們學習,參考它們的行動來預測季候的輪轉,時間的變化,詩意而又智慧,也說明我們先民自古秉持天人合一的大道,以此和自然和諧相處,使族群生生不息,繁衍至今。

        蘇公網安備 32011802010053號

        又色又爽又高潮的免费观看视频国
        <sub id="mp7aj"></sub>

      3. 
        
        1. <code id="mp7aj"></code>
          <b id="mp7aj"></b>

          1. <u id="mp7aj"></u>